魏小安:我担心“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旅游会边缘化和政治化      2018-09-11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化和旅游的再融合”,突出一个“再”字,所以我先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在“文革”时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说过,我们要请一些客人到中国来,右派也可以请,这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旅游的一个发端。可是当时怎么接待,大家就很头疼。除了接待条件不足以外,更重要的是怎么来接待。所以我听一些老同志跟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欧洲、美国的客人过来之后,我们都要跟他们讲毛泽东思想,临走的时候要送一本《毛主席语录》。
        很多欧美的客人觉得这个事难以接受,可《毛主席语录》也不能随便扔,所以就把《毛主席语录》放在客房里,而我们的服务员态度很好,走的时候说“对不起先生,您还落了一个东西”,于是又给他们了。
        第二个故事:当年国家旅游局和朝鲜每年有一个交换团,就是国家旅游局组织一帮人到朝鲜去,朝鲜组织一帮人到中国来。我记得很清楚,其中交换团有朝鲜的商务部长,来了之后说,能不能多给我们一点零花钱。当时有一个团是我们司的一位老处长去的,他在房间里盛赞金正日书记,为什么在房间里盛赞?
        因为我们当时去朝鲜的团之前都受过教育,教育什么?不要随便评价朝鲜,你实在忍不住到街上再说。所以处长盛赞了一番,第二天大家就把处长当团长了,这个团的接待规格马上提高了。结果他回来的时候,人家送给他一摞十几本金正日书记中文版的书籍,回来还送给我,回来我把这书读了一遍。
        我为什么说这么两个故事?这是我的一个担心,所以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文化和旅游的再融合。
1 、文化和旅游的伴生
        首先说文化和旅游的伴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故宫和兵马俑就是关键的典型,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们也很明白了,欧洲人和美国人看重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文化资源是吸引外国旅游者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80年代的时候,国家旅游局当时没有几个钱,投资了三个重点项目:第一个是慕田峪长城,这个项目我从头到尾参与过,3000万投资,就是国家旅游局拿了3000万,北京市政府拿了3000万,修了1500米的延长线;第二个是南京的秦淮河,也是3000万投资;第三个是陕西第一历史博物馆,也是3000万投资。所以在80年代初的时候,国家旅游局拿了3个3000万,做的都是文化项目。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当时的重点就是吸引外国旅游者,各地也如此,投资重点都纷纷集中。之后随着旅游的发展,产品逐步丰富,首先是景观资源的开发,以黄山和九寨沟为代表,也形成周末旅游的典范。一直到今天,中国旅游在世界上著名的景区,还是故宫、兵马俑、黄山、九寨沟,就这四个典范。其次就是主题公园的开放,一波三折,当然现在情况很好。
        之后就是复合型发展,现在中国的世界各类遗产,在全世界已经排到了第二位。现在是深度发展,休闲度假成为一个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引起重视,百花齐放的局面开始形成。这个过程始终是文化和旅游相伴生的过程,即使是自然景区,也在努力突出文化特色。我最近看了一个观点,说我们一个自然景区要少突出文化,我说这不对,在中国所有东西都是文化的笼罩。
        早在1986年就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文化和旅游的关系。1986年我见到于光远先生,我向他请教,我说文化和旅游什么关系?于光远先生说“旅游叫做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文化是经济性很强的产业”。我问他旅游是文化还是经济,一直到今天还是这个问题。
        到了1987年,我请教孙尚清先生,他当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我说于光远先生有这么个观点,你怎么看?他说他这个话等于没说,“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我说你怎么看?他说这里要讲阶段,现在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30年以后,可能就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
        实际上我更认同孙先生的话,这是一个阶段性的判断。到现在30年已经过去了,我觉得孙先生的阶段性判断仍然是正确的,所以这个过程始终是文化和旅游相伴相生的过程。
        此次机构改革,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战略趋势,可以全面凸显中国的国际优势,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恰恰也是一个阶段性转化的战略过程。我这是讲了一个历史足迹。
        第二,我们现在党政主导下的文化热潮兴起。现状是什么?我问文化是经济现象还是文化产业?因为就现在来说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还可以,作为一个产业,不足以形成产业。比如说我们一说影视产业,中国电影票房500多亿,在世界上排到第二位。我们现在GDP80多万亿,500多亿的影视足以成为一个产业吗?远远不够,我只说这是一个文化经济的现象,而不是产业。但是我们旅游不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我们一说就是“诗与远方”。
        我昨天刚从张家界回来,我在张家界谈了一个观点,我说张家界的远方富余,诗意不足,我们要研究怎么诗意足一点。所以很自然,旅游是文化市场化的基础,因为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产业的重点,旅游文化创造了旅游的新兴格局。所以这个结合的过程是什么呢?就是资源与产品、产品与市场的过程,这样我们就需要抓住机遇,利用政策推动转换,就是旅游促进文化的产业化,文化转换旅游的事业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1988年国家计委成立了文化旅游处,我们现在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的司长饶权1988年刚刚到国家计委,他就是文化旅游处的一员。1998年国家发改委组建了社会事业司生活质量处,我当时看完了就说这个确实厉害。
        后来我专门请教过饶权,我说你们这个概念怎么提出来的?第一,社会事业司,第二,生活质量处。他管旅游,但是他管的方向是生活质量。这是30年以前和20年以前,饶权离开国家发改委到文化部。我们要理解旅游和文化的关系,因为旅游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
        在这次机构改革过程中,叫文化和旅游部。说句老实话,我担心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一开始说两个故事,我担心的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旅游会边缘化,这是我第一个担心。第二个担心是,组建之后,旅游的意识形态化,甚至是政治化。因为我们都经历过这些事,我知道旅游政治化是怎么回事,这是我担心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些东西不矛盾。
        我担心的是旅游的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所以我们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最终融合在幸福产业和美好生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因为民生就是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2、 文化和旅游的争议
        另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和旅游的争议。这个争议伴生,也是伴随着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过程。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和争议始终伴随着这个过程,其中有三个主要的争议点:第一是索道建设,第二是资源利用,第三是遗产问题。这三个焦点不仅涉及到文化部门,也涉及建设部门等等。一直到今天这种争议还存在,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拘泥于专家的眼光、局限于专业的领域,要用无形开发有形,用有形承载无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种争议有意义吗?实际上里边有很多误区。
        比如说北京东城区,大东城区形成之后,北京东城区就是四个字——“天地君亲师”,天坛、地坛、故宫博物院、四合院、国子监,这就是北京东城旅游的根本。我们有哪个地方敢用这五个字,没有哪个地方敢用。就是把文化的魂抠出来推动旅游。可是我们现在呢?
        第一个误区,文化原教旨主义,保护至高无上。我为什么用“原教旨主义”,就是因为我就是对的,谁也不能侵犯,保护至高无上。中国的很多东西要看怎么说,比如我们很多建筑师土木结构为主,所以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不是很看重,我们才有“光大门楣”这一说,就是我发达了,我把这个门拆了,我重新弄一个门。
        我们重修庙宇、再造金身,动不动重修庙宇。我经常到一个寺庙,他们就说始建于什么年代,我问的是最后一次建的是什么年代,不要说始建。我要问保护什么,怎么保护。我们土木结构的建筑,要是有十年没人住,这建筑就不行了,只要有人住,百年都可以维持。
        第二个误区,居高临下,保护口号隐含的是利益,专家至高无上。我接触很多各个方面的专家,我也跟他们讨论过若干次。我有一个感觉,保护什么?保护的是小集团的利益甚至是保护专家的利益,我不认同这些。
        第三个误区,焚琴煮鹤,名曰重文化,实则毁文化。我们现在有一个现象,全国普遍看到,就是拆了老的建新的,建了新的想老的,想了老的仿老的,最后是赝品充斥全中国,这是我们普遍的现象。我就问你,我们有多少老的东西?
        第四个误区,强调开发,忽视保护,缺乏文化挖掘。这也是我们的旅游毛病。
        第五个误区,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与人为敌。
        我感觉文化和旅游就是这五个误区,所以别说矛盾不矛盾,别说争议不争议,各有各的误区。说到底,保护是手段,利用是方式,发展是目的。我们保护和利用集中到发展上,没有矛盾。融合是共同的路径,所以我们要强化保护,淡化开发;强化利用,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注重利益;强化和谐,注重发展。
        我们不能讳言利益,我觉得很多专家的认知违背了常识。比如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叫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去的时候跟我说让我讲15分钟,我说不行,因为你们200多人的会,你们都是一头的,只有我一个人是另一头的。你只让我讲15分钟,我不能接受。我说要不然我就走,要不然我讲半个小时。
        其中我就谈到这个问题,我说我们有根本的冲突吗?没有。但是你们有常识性的问题,这个常识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文化是旅游之魂、特色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
        因此,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为什么我敢说这句话?很简单,他们批评你旅游就是重利益,所以你就不惜毁坏。
        这是违背常识的,比如我是一个服装商,我一定要把服装弄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挂出来,还得弄个假名牌,这样服装才能卖出去。要把服装在泥里滚一遍,挂出去卖吗?正因为旅游追求利益,所以我们比环境,比文物,比文化,比城建还要重视,因为我卖的就是环境,卖的就是文化。从利益出发,我的根才能立住。你们是从理念出发,这根怎么可能立得住?
        这些年有些变化。好像习总书记说要研究文物的活化利用,好象有这么句话,但是这两年我们和城建部门、文物部门打交道,我发现他们的态度变了。我说的意思是,我们文化和旅游的根本,我不希望是意识形态化,更不希望是政治化。我希望是幸福产业与美好生活。
        因为国务院提了五大幸福产业,第一就是旅游,第二是文化。所以我们五大幸福产业的这两个怎么融合?第一是美,第二是好,好日子,种植业要保障生存,制造业缓解短缺,服务业提供便利,这都是“日子”。但是如果没有旅游就没有“好”,所以美好生活旅游打头。我们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根本在于幸福产业和美好生活。
3、文旅的再融合
        我们要研究下一个问题,就是文旅的再融合。40年的旅游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文旅的融合过程,但是我现在要讲的是文旅的再融合。
        一是条件具备,因为我们现在新时代、新体制,要求再融合。
        二是体制改革,所以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构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新的平台,但是我们不要认为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之后,旅游就一把都弄下来,不可能。
        旅游有三块:第一重点是文化方面;第二是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第三是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部门仍然存在,比如涉及旅游投资,发改委还要起作用。涉及文化和旅游部的经费,财政部还要起作用。所以这三块统管旅游,不要以为一个文化和旅游部就可以统管了,这是错误的。
      这个平台建设形成了,基本上要按我说,叫“三管齐下”。但是之前不是,之前是“九管齐下”,九龙治水水更大,所以现在还是有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过程之中,需要一个机制的磨合,也需要逐步完善。我现在听到的信息是6月份文化和旅游部的“三定”规定形成,所以这两个部门人往哪儿放,职务怎么摆,大概6月份完成这个事。也会有一些人下岗,这是很自然的,这是一个机制磨合,逐步完善的过程。
        但是我说句老实话,我不太看重这事。我认为我们政府的力量还是小一点,政府的力量越强,市场的力量越小;政府的力量小一点,市场的力量越强。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这个过程。
        比如深圳,深圳叫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出版、新闻融为一体,一个部门,深圳旅游局原来42个人,这个部门整合之后,只剩7个人,7个人干什么?其他事做不了,做点市场营销的事,但是并不妨碍深圳旅游业这些年的发展。所以我们总习惯政府主导,总觉得政府力量最强。实际上文化和旅游部的结合,如果我们的政府力量能够小一点,实际上对我们产业的发展更有利。
        但是我们需要做的什么事呢?产业与事业的相互促进,我们需要做到这个。比如旅游的好处是促进文化产业化,文化的好处是促进旅游的事业化。这就是自然调整,中央这次的要求是地方不要求和中央完全看齐,但是我的看法,怎么可能不完全看齐,最终还得看齐。
        可是反过来我们看,活化的文化与市场的旅游,这是一个方面;美好的追求与事业的旅游,这是另一方面。这两个方面融合到一起,这是我们的一个新格局,所以很自然我们就可以追求一个新型的旅游文化。
        我们下一步的体制变化,我不太看重。因为我们如果太看重政府了,我们这个事情反而不对了。但是我担心的是旅游的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所以我们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最终融合在幸福产业和美好生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因为民生就是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旅游作为一种消费,现在在我们整个的消费里已经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这两年有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两个50%,一个50%是第三产业超过了50%,第二是我们的消费对GDP的拉动超过了50%。这两个50%是我们的根本,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和旅游的再融合。在这个再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上一个台阶,文化也上一个台阶,大家融合在一起,让我们老百姓的消费再上一个台阶。这就是我们再融合的意义。
——本文最早发表于搜狐博客,201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