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谦:按照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美丽首都 ——关于旅游休闲与城市规划的再思考      2012-11-23

        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会议已经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且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方向,这正是吹向旅游休闲发展、吹向城市 规划新拓展的东风。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都是天生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 居民休闲需要的环境和旅游者向往的环境,都是高质量的环境。按照十八大精神,城市规划对休 闲空间和旅游服务的安排,也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首都的必要措施,成为满足居民小康 生活所需要的精彩部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居民旅游休 闲的供给改善,成为关系人民福祉的重要事情。
        现在,北京与全国其他一些城市一样都接待了超过本地常住人口数倍的旅游者,而这些城市 却是按照当初设定的户籍人口规划与设计的。且不说户籍人口的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 的更大数量的增加已经对城市提出了增加供给的要求,即使单从许多城市发展旅游的目标而言, 大批量游客到来所形成的对城市的有关供给的压力,也都亟须城市急速修编城市规划的安排。更 何况旅游者所追求的,还有超越务工人员基础生活满足之外的更多的游、购、娱等活动。
        为了城市的和谐,为了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的实现,为了城市发展旅游的需要,也为了摆脱当 前许多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捉襟见肘的尴尬,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突破。而这第一个突破,就是改变 此前规划编制的模式,让首都的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迈出新的步伐。
        在编制新的城市规划时,在修编原有的城市规划时,一是必须有对城市“四大功能”(居住、 休闲、工作、交通)的通盘安排,对城市规模人口的重新计算,不能再局限于原定的户籍人口数 量。如果这个城市要有旅游功能,或者已经确定了发展旅游的目标,那么更需要对游客所需的高 质量的“食、住、行、游、购、娱”以及相关的正当需求都有充分的计划与安排,以期能够尽快 改变原来城市的某些旧式格局。
        而当前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也正好面临一个旅游规划重编、修编的好时机,所以在编制时就 必须注入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内容。面对旅游产业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旅游规划的编制 再也不是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应该是一个直接关系于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规 划,而应该由地方政府精心策划整合协调,需要各相关部门来共同参与和共同实施。

                                                                                   ——本文最早刊载于《中国旅游报》,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