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谦:地方政府是推进国民休闲的重要动力      2011-09-02

        休闲正在融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时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各 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政府推动国民休闲的重要作用也就更加凸显。
        以“健康休闲,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山东“国民休闲汇”8 月中旬在山东各地陆续启动,这 的确是推动休闲发展的一个大胆创新举措。
        半个月来,休闲汇不仅收到了良好的开局效应,而且也引起了全国旅游业界和其他方面的高 度关注。笔者认为,山东这次为期 80 天的“国民休闲汇”正在发挥一种能量“汇聚”的效应, 一是汇集全省力量,整合各类休闲供给;二是集中时间举办休闲活动,引导全民参与休闲消费; 三是各地共同宣传推广,让国内外旅游者和本省居民共享山东休闲。
        首先,山东省政府审时度势,根据当前我国居民的休闲需求和山东省情制定并发布了《山东 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又于 8 月初在全省启动了“国民休闲汇”活动。“国民休闲汇”由山东省 委宣传部和省政府的 20 多个省直部门及 17 个地级市政府共同承办;厅、局、委、办与旅游局积 极制订方案,开展活动;各市纷纷整合资源,各个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商品公司等也纷纷制定出台本单位的活动方案和优惠政策这就是为本省居民和外来旅游者准备了颇为理想的休闲供给。

        其次,“国民休闲汇”在时间上选择了最有利于休闲安排的 8 月至 10 月,既包括了便于家庭 休闲安排的暑期,又包括了“中秋”小长假与“十一”黄金周,有利于多数居民休闲的自由选择。
        最后,山东“国民休闲汇”服务的对象既包含本省居民也包含外地游客。山东休闲资源的进 一步整合、各种休闲活动的开展以及优惠措施的实施,不仅惠及本省居民,同时也是对“好客山 东”旅游产品的一次大规模的国内外推广。值得肯定的是,它采取的优惠活动,尤其是“一元游 山东”活动,拉近了不同收入居民对休闲的共享,推动了和谐旅游的形成。
        今年年初,笔者在《2011 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中曾经提出,如果从理论上来认识,全球居 民的休闲都面临着相关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七个方面。一是基础性的 制约(包括休闲时间的制约、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制约);二是休闲供给的制约(包括公共服 务供给的制约、市场供给的制约、供给的相关环境的制约);三是居民自身的制约(包括居民人 际关系制约、休闲者自我因素制约)。虽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大体上都存在这种制约,然而除了 表现程度各不相同外,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克服这些制约。如果对制 约因素处理得当,它就将转化为休闲发展的促进因素。
        从笔者对山东“国民休闲汇”的三点分析来看,山东开展的这些活动显然是克服“休闲供给 的制约”的有力举措《纲要》第二点措施所提出的“转变公民的休闲理念,激发全民参与休闲的兴趣和热情”,“加 强国民休闲教育,把国民休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 自优势,既要引领国民休闲新潮流,又要维护好不同群体的休闲权益”,又正是克服“居民自身 的制约”的积极安排。
        至于笔者上面提及的休闲发展的“基础性的制约”,由于山东省人均 GDP 水平和人均收入水 平都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多数居民已经具备休闲消费的能力,所以《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 特别强调了休闲时间的保障,着重提出了“认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严格执行国务院《职工带薪 年休假条例》,把职工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和企业社会责任考核体系”。
        由此看来,随着“国民休闲汇”的持续开展和《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深入贯彻,山 东省居民的休闲也一定能够克服发展中的诸多制约因素,得到较好地实现。
       《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是继 2009 年广东《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 意见》出台后,我国第二份有关休闲发展的省级文件。据笔者了解,全国还有一些省市正在编制 本地的《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笔者也像当地居民一样,热切期盼着这些纲要能够及时发布与实 施,期盼着有更多省市一起来合力推动国民休闲的发展。
        当前,不少省市都把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本地的发展目标。基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 平衡,中央赋予了地方推动本地工作的许多权力,相信只要地方政府发挥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 推动国民休闲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本文最早刊载于《中国旅游报》,2011-09-02